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
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

ID:22674937

大小:16.96 KB

页数:5页

发布时间:2023-09-29 18:20:01
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_第1页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_第2页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_第3页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_第4页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_第5页
资源描述:

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一、“课程思政”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与建设要求,找准课程中思政映射与融入点,凝练课程的核心价值观,基于教学目标的刚性、教学内容的思政鲜活性和教学评价的思政底线,开展课程思政工作。坚持“实事求是、创新思维、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”的原则,遵循高等教育规律、教书育人规律、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等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。用逻辑说话,用事实说话,用数据说话,力求内容科学,方法科学,不硬讲,不空讲。在价值传播中注意知识含量,知识传播中注意价值观引领,充分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|人功能,实现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二、“课程思政”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,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、价值取向、政治信仰、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,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、明辨是非的能力,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人才。三、“课程思政”内容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建设要求,把实现民族复兴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、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“思政元素”融入课程教学,进一步突显课程“育德”功能。主要包括:内容思政元素

1家国情怀 (责任与担当)|党和国家意识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等;个人品格(如何做人)(1) 道德情操:社会道德、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。人文素养、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等;(2) 健全人格:思想、情感、态度、行为、心理、哲学、艺术、性格和体质等;(3) 智力:观察、想象、思考、判断、推理、逻辑和思维等;  科学观 (如何做事)认识论和方法论,求真务实,开拓进取,钻研,毅力,勤奋,视野,批判性思维,创新意识和学术诚信等。四、“课程思政”教学设计围绕“课程思政”目标,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|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,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。教学设计的方法有:1.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:价值观、思想、思维、情感提炼。2.价值模块整合:知识模块重组、广度延伸、深度解读、德育内涵发掘。将专业课程内容用一条思政线索串联起来,将思政点连接成思政线、思政面,与学术和方法融合成“多维体”。3.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:认识论、方法论、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,思维方式(历史思维,辩证思维,系统思维,创造思维)的启发与建立。4.讲好故事: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大师成长道路,学科发展史,教|师个人经历等,引导学生从中发掘价值观;

25.“反面教材”的应用:多维度分析失败教训和警示性问题的原因(术、道、德,主客观原因);剖析“流言”,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比较,不断提高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。6.问题导向:以针对性问题为线索,提出问题和难点,找出解决办法,挖掘并呈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思政元素。7.教学材料选择:中国元素,中国的事情,中国的政策、意识、文化;价值观追求。8.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:实验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、项目最多、频度最大的承载体。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,环保,生|命,客观、严谨、细致的科学观训练,团队协作,发现与质疑,探索,创新思维等。9.制定与课程相关的制度、规范,仪式、教学流程。五、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方法1.多元化的教学方法:讲(课堂讲授)、查(学生查阅资料)、做(社会实践、调研、课件、微视频、数字故事)、演(学生演讲、报告、编剧演出)、论(论文、讨论、辩论、论坛)。2.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。通过课题项目设计方法,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,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,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,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、掌握、拓展与深化。

33.拓展教学|时间与空间。通过课堂内外、学校内外和线上线下三个方面结合。4.协同教学。知名教授、专家、道德模范协同教学,同类系列课程的协同教学。5.在已经成熟的“教学模式”中融入思政相关问题。6.课程评价与反馈。通过一定的评价手段対学生进行评价,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教育。7.社会资源的发掘和应用。通过校企合作,社会实践基地锻炼,社区体验等方式发掘与应用社会资源。六、“课程思政”引导方式“课程思政”引导方式要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。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,通过不同的选择,从|被动、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、自觉的学习,主动将之付诸实践。通过隐•性渗透、寓道德教育于课程之中,通过润物细无声、滴水穿石的方式,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。方式说明制度引导专业课程的专有“规矩”,“任务”。情景创设文化和情感(虚拟的,故事的,教学环境),网站、教学场所等环境布置。问题导向高层次的问题设置(应用性,评价性)。评价导向价值判断与导向,思维,情感,“术、道、德”因素等。七、“课程思政”评价方式

41.诊断性评价:通过开课前和开课后设计问卷和量表,对学生的“道德”本身和程度进行“量化评价”的问题,|判断学生的状况;2.形成性评价:通过学生参与情况、教学过程的记录、行为学观察进行评价、反馈;3.终结性评价:通过量表、学生的心得体会,并结合诊断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,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。

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,下载文档查看全文

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

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,下载文档查看全文
温馨提示:
1、本文档共5页,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。
2、此文档《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:《教学大纲》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》由用户(丹乡武阿哥)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,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(卖家)所有: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,请进行举报或申诉。
3、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“模板”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,下裁前须认直查看,确认无误后再购买。
4、开云手机版APP下载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,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,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,完整性,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,请谨慎购买。
5、本站文档的总页数,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(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),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,文件格式,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。

文档提供

发布者:丹乡武阿哥

上传时间:2023-09-11 23:02:41

认证主体:周**(个人认证)

IP归属:四川省 陈所

相关标签

文档提供

发布者:丹乡武阿哥

上传时间:2023-09-11 23:02:41

认证主体:周**(个人认证)

IP归属:四川省 陈所

相关标签